山西是我国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的传说。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这里有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埙、夏代的石磬,春秋时的甬钟,战国时的编钟、编磬。在侯马出土的东周时的晋国铸铜作坊中,还发现有铸造编钟的陶范(模子)。这些都说明山西音乐的发展是比较早的。
山西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击壤歌》),"立我庶民,莫匪水尔,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康衢童谣》)相传都是尧时的民歌、童谣。"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风歌》)相传是舜时歌唱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的民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唐风》和《魏风》,大都是产生在山西地区的古老民歌。这些民歌,如《唐风》中的《椒聊》、《葛生》、《绸缪》、《鸨羽》等《魏风》中的《硕鼠》、《伐檀》、《十亩之间》、《汾沮》、《葛屦》等,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非常广泛,它们或歌咏劳动生活,或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或倾诉人民生活的痛苦,也有不少是反映婚姻或爱情生活的。从这些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不仅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用民歌来歌咏他们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感情,而且通过民歌,去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达他们对压迫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代以来,山西商业相当发达,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明清两代进入民歌盛行的时期。不少是明清两代流传下来的作品,如《进兰房》、《叠断桥》、《粉红莲》、《抱琵琶》、《叠落金钱》、《绣荷包》、《茉莉花》、《银纽丝》、《剪靛花》、《玉娥郎》等等。
编唱民歌已成为劳动人民抒发自己思想感情,寄托自己喜怒哀乐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因而,山歌、小调遍及城乡。民歌已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民歌艺人每年都要根据当地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编成新的民歌。这些新编出的民歌,在这种场合演唱,如词、曲都编得好,受到人们的喜爱,便很快流传开来。例如祁县、太谷的《苦伶仃》、《打冻凌》,文水的《拉麦根》离石的《下柳林》等,便都是这样流传下来而成为传统民歌的。
山西号称"民歌的海洋",民歌、山歌种类多,数量大。1978年以来,为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所收集到的民歌,就有15000余首。这浩如烟海、数以万计的民歌,大致可分为山歌、号子、小调、秧歌、套曲5大类。
山西的山歌,又有"山曲"、"开花调"、"卷席片"等不同种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一是短小、单纯,一般为上下句结构。二是词、曲、格律均较自由,多为即兴编唱。群众的说法是"做甚唱甚,想甚唱甚,见甚唱甚"。三是无需伴奏,无一定调高,随时随地张口便唱。但由于流行在不同地区,语言、音调以及演唱方法等均有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山曲主要分布在晋西北的河曲、保德、偏关、五寨、神池、宁武、岚县、兴县、临县、离石等黄土高原地区。这一带的"山曲",都具有高亢、嘹亮、悠长、舒展等特点,富有山野风味,尤以河曲"山曲"最为出色。这里的山曲绝大部分,上下两句的旋律基本相同,惟有落音的一音之差,为平行结构。但旋律优美,歌词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厚,题材广泛,尤以情歌最为动人。如《羊倌歌》、《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割莜麦》、《想亲亲想在心眼上》、《人在门外心在家》、《眊你两回》、《说下实话留想头》、《在河湾》等,流传很广。
开花调是流行在左权、和顺、武乡等县的山歌。因其歌词的上句总是以"××开花"起兴,下句点题而得名。它以左权县为中心,其风格特点是委婉、清秀,节奏比较规整,不是上下句变化较小的平行结构,而是变化较大的、呼应式的对比结构;旋律流畅、清新,曲调优美动听,抒情性较强。其中有一些3/8节拍的小曲,如《会哥哥》、《单相思》、《想情哥》、《苦相思》等,节奏明快,旋律活泼。还有一些精品,如《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等,也广为流行。
卷席片 也叫"烂席片",是定襄、忻州和雁北一带流传的山歌。它的节奏较为平稳,但音调婉转,旋律柔美,别具一格。歌词常用上下句排比手法,比喻贴切,颇有韵味。
"号子"是人们劳动时唱的歌,所以也叫"劳动号子"。它在劳动过程中起统一号令、协同动作和振奋精神的作用,节奏性很强。山西的号子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工程号子",其中又有"打夯号子"、"打硪号子"两种。这种号子流布广泛,在建筑工地上,就能听到号子的歌声。 二是"船夫号子",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曲、河津、芮城等地。这种号子又根据不同的劳动分为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等。各种号子的音调互不相同,都无固定唱词,是在劳动过程中由领号人见景生情即兴编唱的。山西号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鲜明有力,音调单纯流畅,情绪乐观豪放。如河曲的《推船号子》、《打蓝调》,五台的《打基歌》,定襄的《打硪歌》,芮城的《拉篷号子》等等。
在山西的各类民歌中,小调数量最多,分布在全省各地。山西小调富有表现力,题材、形式丰富多彩。有优美动听的抒情歌,如《绣荷包》、《绣花灯》、《茉莉花》、《送情郎》等;有感人至深的叙事歌,如《下柳林》、《秋香骂婆婆》、《洪秀英》、《苦伶仃》等;有轻松欢快的歌,如《观灯》、《闹元霄》、《对花》、《打秋千》、《拜大年》等;有催人泪下的悲伤的歌,如《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哭五更》、《诉苦》等;有幽默风趣的诙谐歌,如《古里怪》、《要女婿》、《高高山上一圪嘟嘟蒜》等;也有针砭丑恶现象的讽刺歌,如《不像话》、《不相配》、《抓跳蚤》等。总之,它包罗万象,各种情调的音乐兼而有之。
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由于广泛流行于晋中平川地区,也叫晋中秧歌。它有近300个曲调,调式丰富。优美动听、风格别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如〔绣花灯〕、〔送樱桃〕、〔卖高底)、〔看秧歌〕、〔十家牌〕、〔大挑菜〕、〔卖元宵)、〔算帐〕、〔卖烧土〕、〔采棉花〕、〔拾麦穗〕等。
沁源秧歌 流行于沁源一带,它也是在小调和地秧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小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发挥过重大的作用。曲调丰富多彩,四句式结构为基本形式,有的热情、豪放,如《偏坡扭》、《大挑腔》、《嘣子调》等;有的流畅婉转,抒情性强,如《独守寒窑》、《抱琵琶》、《梳妆台》等。
二人台 是流行于晋西北、雁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演唱形式。因表演者原来只有一旦、一丑,故称"二人台"。又因最早盛行于河曲县,也称"河曲二人台"。曲目丰富,曲调优美、婉转,抒情性很强,具有清新、活泼、明快的音乐风格。部分曲调在群众中颇为流行,如〔走西口〕、〔打金钱〕、〔挂红灯〕、〔转山头〕、〔打樱桃〕、〔看病〕、〔尼姑思凡〕、〔五哥放羊〕、〔送情郎〕等。也正因为这些民歌有着十分感人和迷人的魅力,故近年来流传面越来越广。
小花戏 也称左权小花戏。是流行在左权、和顺一带的民歌演唱形式。曲目丰富,形式多彩,具有轻盈、秀丽的音乐风格。较流行的曲目有〔摘花椒〕、〔卖偏食〕、〔放风筝〕、〔打秋千〕、〔扑蝴蝶〕、〔探情郎〕等,旋律柔美,地方风味很浓。
风台小戏 因产生于和顺县风台村得名。所唱曲调有不少是明、清以来的小曲,如〔相思令〕、〔银扭丝〕、〔玉娥郎〕、〔剪靛花〕、〔四面镜〕等。也有的是当地小调,如〔瞭病〕、〔太平年〕、〔打尿床〕等。曲调优雅,旋律清秀,有湖光山色的韵味。
原平凤秧歌这是一种集体性的歌舞表演,男女各半,有独唱、齐唱,由一人主唱,大家帮唱。其曲调大都是较长的叙事歌。演唱时唱中有说,说中带唱,既有民歌色彩,又有曲艺味道。曲式结构的特点是主导音调反复出现,具有回旋变唱的因素。代表性曲目是〔过大年〕,此外还有〔白茂林卖画〕、〔祝英台下山〕等。
临县伞头秧歌 是秧歌队中手持花伞的带头人,担任主唱。所唱曲调,大都是当地秧歌或小调。其唱词都是由"伞头"见景生情,随机应变地即兴唱出的,颇有吸引力。
在山西民歌中,还有一些根据内容的需要,把不同的曲调加以联缀、组合而形成表现一个完整故事的声乐套曲,主要有3种。
左权"大腔"曲调优雅、婉转,结构严谨。其中有序曲。演唱形式为"坐唱",伴奏为笛子、三弦、四胡等丝竹乐乐器。音乐风格别致,具有曲雅、风趣的韵味。
兴县"昆曲"明末清初就流行在兴县一带。其结构同元代的"散套"相近。所唱曲调大都为明、清以来的小曲。
离石"弹唱" 流行在离石、柳林、方山、中阳一带,其演唱形式是乐队坐成一字或八字形,前面有一男一女手持彩扇边舞边唱。以对唱为主,兼有独唱和帮唱,中间还有少量插白,内容丰富,演唱形式活泼,音乐的乡土风味浓郁。
来源:山西旅游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