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年间,为防止突厥进攻,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建大同城,意为“天下大同”。唐末,随沙陀人内徙 ,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辖四区七县。
1949年5月2日,大同和平解放,改县为市,城区为市的一部分,称城内。初设四个区,1950年改为三个区,1952年城内只设两个区:一区辖东北隅、西北隅、北关;二区辖东南隅、西南隅、南关、东关;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1954年2月,城内一、二区合并,成立大同市市区,同年4月改为大同市城区。
1950年3月大同市设立口泉矿区办事处。1951年4月改名为口泉矿区人民政府。1955年口泉矿区改称为口泉区。1966年5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划出,成立郊区,口泉区转以城镇工作为中心。1970年10月,由口泉区划出,成立大同市矿区。
1950年3月大同市设立口泉矿区办事处。1951年4月改名为口泉矿区人民政府。1955年口泉矿区改称为口泉区。1966年5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划出,成立郊区,1970年10月撤销郊区,正式成立南郊区。
建国初期,本区分属大同市和左云县,归属察哈尔省。1958年,除郭家窑、东胜庄、破鲁三个乡外,其余区域划归大同市郊区。1960年属古城区。1964年,复归大同县管辖。1970年,在今新荣村西成立大同市北郊区。1972年4月,因所在地村名改名为新荣区。
县名由来之意同“大同市”。1949年5月大同解放,东、西大同县合并,属察哈尔省雁北地区。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地区。1954年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1958年归属大同市称大郊区,1960年原大同县划为古城区。1965年恢复大同县建制,归雁北专署。1993年7月1日,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归属大同市。大同县行政中心自古以来一直在市区,1971年迁到西坪镇。
汉置高柳县,后为恒州高柳郡,领高柳、安阳二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三十一年(1398年)在今址筑城,因城在洋河之畔而谐名阳和城;宣德元年(1426年)移高山卫同治,又置阳和通判。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高山合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为县,为阳高县名之始。
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唐置天城军,辽、金、元相继为天成县,明初(1368年)改立天成卫;洪熙元年(1425年)兼置镇虏卫。清顺治三年(1646年)并天成、镇虏二卫为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天镇县。
西汉置崞县、平舒二县,分属雁门郡和代郡,两县合并为崞县,属恒山郡。东汉建武年间,废崞县,置常山关(常山即恒山,因避文帝刘恒讳改名)。三国时,曹魏复置崞县。北魏置崞山县,隶司州,为京畿内地。唐初为云州属地,后析置浑源县,因地处浑河之源而得名。
灵丘之名,战国时就已出现,以赵武灵王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设置灵丘县,属幽州代郡。东汉属中山国,后废。北魏复置灵丘郡,属司州。
战国时为平舒邑,属赵国。秦属代郡。西汉始置平舒县,隶属幽州代郡。辽统和十三年(995年)置广灵县,因县西15公里处有广灵泉而得名。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镇朔卫。永乐七年(1409年)改名左卫。正统十四年(1449年)把长城外的云川卫并入,称左云川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撤卫设县,称左云县。
来源:山西旅游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