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婕妤(前48?——前 6年),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母。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
前33年,汉成帝即位,班氏应召入宫,始为少使( 下等女官 ),未几受宠,晋为婕妤,居于后宫第三区增成舍宫,曾生下一皇子,数月夭折。有一次,成帝游于后庭,邀班婕妤同乘御车,班氏婉辞谢绝说:“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汉书·外戚传》)汉成帝觉得她讲得有道理。这几句话传到王太后的耳里,高兴地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同前)后来成帝宠于赵飞燕姐妹,始遭冷落。
前18年,许后“巫蛊”案发,并把班婕妤也牵连进去。结果许氏废去后位,而成帝对班婕妤参与“ 巫盎” 案表示怀疑,一直未作处理。有一次,成帝亲问此事。班婕妤说:“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一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同前)认为自己谨守妇道,也不见上天降福,难道从事邪道的人,会得到上天的支持吗?自己绝不干这种蠢事。成帝释疑,赐金百斤。
班婕妤虽然得到成帝的谅解,但她看到赵飞燕姐妹的妒忌心重,留在后宫凶多吉少,便主动要求到长信宫侍奉王太后,以摆脱赵氏姐妹的逼害。
班氏退出增成舍宫,写了《团扇歌》云:
新裂齐纨扇,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以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炎风)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玉台新咏》卷一)
后来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王昌龄《长信秋词》云:“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裴回。”(《全唐诗》第 1445页)李嘉佑《古兴》云:“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全唐诗》第2145页)都是借用班婕妤的典故。
班婕妤还写有《自悼赋 》、《捣素赋人 》、《长信宫赋》等,《长信宫赋》文采斑斓,论者认为与司马相如《长门赋》相伯仲,足见其才华横溢。
前7年,汉成帝死,班婕妤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终其生。大概一年后就死了,时年约40余岁。
来源:太原道;摘自:《中国历代后妃大观》,海天出版社,1992,陈新华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