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象山西 > 三晋文明 > 华夏根祖

君到山西来,才知故乡事

山西制造网    2016-01-22    浏览量:707

     山西可谓中华民族最大的“源”,最早的“宗”,最深的“根”。炎黄子孙从这里走出黄河,走到长江,走向海外。无论天涯还是海角,这些炎黄子孙对故土和祖先的眷恋,自觉的民族意识,世代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血浓于水,叶生于根的凝聚力。

  一、寻祖要到三晋来

  

  ●山西是许多姓氏开宗立姓的发源地,目前可查的有40多个

  ●太原王氏根在太原,枝传海外。日本“山田”等六氏皆为王氏传人,王、游、尤、沈同宗,王翦、王勃、王维,甚至连新加坡总统王鼎昌都为王氏后裔

  ●天下无二裴,毛主席对裴氏宰相之多,赞不绝口

  

  “姓”是表示有血缘脉络的宗族徽号,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则为同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会。姓氏来源,渠道很多,有以祖先的族号为姓氏者,如唐、夏、殷等;有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者,如王、公、伯、侯;有以封国为姓氏者,如齐、鲁、郑、魏;有以官衔为姓氏者,如司马、司空;有以居地为姓氏者,如城、郭、池;有以职业为姓氏者,如陶、卜、匠等。

  

  中华民族许多姓氏从山西开宗立姓,目前可查的有40多个,其中王、张、赵、魏、杨、郭、贾、郝、裴、傅、尹、霍、路、冀、万、解、蒲、温、芮、耿、荀、晋、籍、南、祁等姓氏均源自山西,上古母系社会八大姓之一“妫”姓也源自山西。这些姓氏尽管有些因种种原因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多见,但其中不少姓氏成为中华民族发展中自强不息,人才辈出的望族。

  

  天下王氏出太原。始祖太子晋,约生于公元前 565年,乃周灵王太子,本姓姬,名晋,字子乔,为黄帝第42世后人,曾避居太原。时人呼之为王家,即周王家的人。其姓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因始于太原,故称太原王氏。后人尊太子晋为王氏“系姓始祖”,尊晋公子宗敬为太原王氏立姓始祖。宗敬逝后,葬于晋阳北五里。其后裔瓜瓞绵延,人才辈出,比如王翦(秦国大将)、王允(东汉名臣)、王僧辩(南朝将领)及其孙王圭(唐初大臣)、王勃、王维(唐代诗人画家)、王审知(五代国王)、王祜(宋代兵部侍郎)等,王氏成为太原地区最显赫的望族,太原也成为海内外王氏之祖地。

  

  王氏衍派,为数众多,就现所知的有 200多个。其中著称的衍派为“开闽王”、“郎琊王”、“三槐王”、“潮州王”、“琼崖王”、“赣湘王”等。这些衍派的后裔,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如郎琊支派的王充(东汉哲学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东晋书法家),太原支派临川分支的王安石、王安礼、王安国兄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赣湘支派的王夫之(明末思想家,世称“船山先生”)等。据日本栗田宽《氏族考》说,日本“山田、山田御井志、广野、三宅等六氏皆为王氏传人。”王、游、尤,沈乃同宗,由于历史上遭困避难而换姓之故形成。

  

  “太原王氏”根在太原,“技传海外”,与中外文化交流及开发南洋密切相关。早在隋朝,隋炀帝就派礼部主事王君政南下出访。唐太宗贞观年间,官左率府长史王玄策奉命三使天竺。明太祖洪武八年,中国钦差大臣王三品娶文莱一世穆罕默德之女为妻,永结同好。明代宗景泰六年,马六甲王入关,明朝皇帝诏给事中王晖回聘。清代,南方民众渡洋南下日盛。至道光年间,有王晋卿者在泰国建别墅,办医局,设学堂,办矿场。随后,便有闽立、潮州、琼崖、赣湘、三槐等太原王氏的衍派子孙相继南下,有的远迁欧美,以东南亚为数最多,足迹遍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如在泰国,王姓约占旅泰华人一半。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先生也是王氏后人。历代王氏后人对开发南洋和加强中国同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山西太原已在著名的风景胜地,与太原王氏同属一脉的周室祠庙——晋祠,修筑了太原王氏宗姓始祖子乔祠,成立了“海外太原联谊后援会”,并于1993年 4月隆重举行“太原’93世界王氏恳亲联谊活动”。参加此次盛会的有来自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太原王氏代表 200多人。

  

  “天下无二裴”。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家族,人才辈出,功绩卓著。从秦汉至明初,仅正史中加传的即有 160余人,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诗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使25人,刺史 210人,驸马21人,荫袭46人,进土68人(状元二人),贤良 7人,辟举65人,公89人,侯33人,伯12人,子18人,男13人,谥59人,乡贤30人,皇后 3人,太子妃 4人,王妃 2人,公主20人,及贤节 8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这便是闻喜县城东北25公里的裴柏村的裴家,是我国地图学家裴秀、地理学家裴矩、历史学家裴松之,哲学家裴顾,一代名相裴度,唐代名将裴行俭等人的故里。

  

  毛泽东在1958年同原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的一次谈话中,也曾对裴氏宰相之多,赞不绝口。

  

  裴氏始祖为秦始祖非子之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载:“大骆生非子,周孝王使养马泾渭之间,以马蕃息,封之于秦,为附庸,……非子之支孙封(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今闻喜邑城是也。六世孙陵,当周僖王时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为裴。”这就是闻喜裴氏的起源,后裴氏分为三支。居于河东、燕京、西凉,也有散居江淮等地的,但各支都出于闻喜,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柏村东五公里与绛县交界处的永清、凤凰一带为裴氏墓冢所在,现有大墓冢近 200座。站在裴柏高丘,举目远眺,方圆数里,尽收眼底,裴氏家墓皆在此地。当年碑碣杯立,墓冢累累,状如小丘,以后大都夷为平地。从残留的断石破砖中可依稀辨认裴氏代有风流彪炳史册的伟人。

  

  ●国母宋庆龄的祖先是山西人。宋耀如对孔祥熙说“你是山西人,我们宋家的祖先也是山西人,咱们还是老乡呢”

  ●郭氏之根在山西。四川乐山离沫若旧居的二道门,大横匾“汾阳世第”赫然在目,郭老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代吗

  ●霍姓源于山西霍州市,香港巨商霍英东祖简霍州

  

  在漫长、黑暗、专制的中国封建社会,由于种种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不少老西被迫背井离乡,成为游子,在异国他乡挣扎奋斗,其子孙后代功成名就者不乏其人。现代名人中至少有宋庆龄、郭沫若、霍英东三人,为山西移民史增添了有趣的异彩。

  

  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原名韩阿虎,生父韩鸿翼。阿虎过继给婶母的弟弟宋氏,改姓宋。宋耀如的父亲韩鸿翼,是一位颇有文化修养的商人。当地人称商人为老板,唯见了韩鸿翼称先生。在文昌,韩姓大都经商。其先人可远溯到战国时代的韩国之君。传说暴秦灭韩后,一位韩国公子不愿臣秦,便以货殖为业,这是韩家最早的开业祖先。明代韩姓商人在山西经商享有盛名。清兵入关后,韩姓族人忠于明皇,乃举族南迁,渡过琼州海峡定居海南岛。到阿虎出生时,韩姓族人在文昌已有近

  200年的历史,基本上与当地汉、黎人民融为一体了。

  

  1944年宋霭龄同孔祥熙结婚时,宋耀如对孔说:“你是山西人,我们宋家的祖先也是山西人,咱们还是老乡呢。”宋氏祖先开晋人赴琼经商之先河。善于经商的山西人,足迹遍于海内外。

  

  郭氏之根在山西。郭氏,姬姓,源自山西。郭氏是以封国名转化而成的姓氏。古代“虢”与“郭”同。周武王灭商后,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被周平王强行划给郑国,引起诸侯国不满,楚庄王兴师问罪,平王大惧,遂将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太原北),序号为虢公,因虢与郭同音,遂成郭姓。阳曲也就成为郭氏得姓之地。公元前 658年晋献公灭虢、虞,迁其国人于汾阳,此即汾阳小虢城、大虢城及虞城的由来。汾阳也就成为虢叔后裔集中聚居之地,郭氏后人也将虢叔看作郭氏开宗立姓的始祖。其后数千年间,汾阳郭氏后裔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迁徙,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然后又从福建、广东等地陆续迁往海外。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台湾等地的郭姓华裔,都用汾阳做他们的堂号,公认汾阳是其先人始迁之地。中国人从前有个习惯,自己姓什么,总要找个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本家。比如:姓杨的爱称自己是“弘农世第”,姓黄的称自己是“江夏世第”或“汝南世第”,姓张的称自己是“清河世第”等等。

  

  四川乐山市沙湾区郭沫若旧居的二道门,门楣上一黑底金字大横匾“汾阳世第”赫然在目,横匾引起了不少游客的注意。郭老50年代参观杏花村汾酒厂时曾说其先人是山西人。郭老是否真是挽救一代危亡的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代,尚无研究。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唐室,建立了奇功。唐肃宗李亨在上元三年封他为“汾阳王”,屯兵绛州,因此世人称之为郭汾阳,以致民间相传郭子仪是汾阳县郭家庄人。因汾阳是郭氏根之所在,汾阳县古代被称作汾阳之邑,其后人均公认汾阳是郭子仪食邑之地。另一说在今新绛县北,新绛县境现还有汾阳洞等地名。

  

  郭子仪的汾阳王庙原在今汾阳城北二十里大相村,1942年被日本侵略者毁掉了。但庙门两侧的琉璃狮子,现在完整地保存在汾阳县博物馆内。住在汾阳王庙附近的老乡把庙砖、庙石、琉璃瓦当作珍品保存下来。更为难得的是汾阳南关一家郭氏后裔珍藏着一幅郭子仪的画像,这幅画像长94厘米,宽42.5厘米,是全身站立像。

  

  晋剧《打金枝》是山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统剧目,这是描写为郭子仪祝寿的一出戏。升平公主不去拜寿,驸马郭暧回宫怒打金技,闯下大祸,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代宗不仅没有指责,反给郭暧加官进爵,并劝其夫妻和睦相处。代宗谕郭子仪曰:“不痴不聋,做不得阿家翁,儿女闺阁中语,不必挂怀。”

  

  许多晋剧名角就是以《打金技》为拿手戏。1948年春,毛泽东到了晋西北,贺龙点名让演《打金技》。1952年晋剧《打金枝》又搬进中南海,后拍成影片,广为流传。

  

  霍姓源于山西霍州。“霍”是山西最古老的地名之一。霍,先秦方言,义为“大山包围着小山”。西周初,周武王灭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为诸侯,其中就把弟弟叔处(又名叔武)封于霍,成为霍国的开国诸侯,时称霍叔。当时的霍国就在今山西霍州市境内。至公元前 661年,晋献公灭霍国,末代霍君霍公求逃亡齐国,贬为庶人。其子孙流亡于平阳一带并皆以祖先封地霍为姓。这就是地名霍的含义和霍姓的起源。

  

  巨商霍英东祖籍山西霍州,现为香港的十大巨富之一。霍英东的祖辈何时居于霍州和外迁虽还不清楚,但霍氏起源于霍州确是无疑的。

  

  张氏起源于太原。“张王李赵遍地刘”,这是谈论我国大姓的口头语。而张姓为我国五大姓第三,分布极广,人数最多,据统计,约有一亿人左右,相当于英、法两国人口的总和。张氏,姬姓,黄帝之子少昊的第五个儿子,名挥,官为弓正,因观弧星得到启发,制造了弓箭,被赐以“张”姓,姬姓改张。周宣王时有卿张仲,其后人张侯、张骼,世为晋大夫。韩、赵、魏三家分音后,张氏仕韩(今山西南部、河南一带)。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就是韩国张氏的后人,之后张氏后裔遍布各地,成为我国的一个大姓和望族。

  

  据有关文献考证,张氏祖庙在今太原市南郊区晋祠镇王郭村,位于太原市西南20公里。庙在王郭村东,当地称台骀神庙,即“昌宁公祠”或称“宣济庙”。庙已年久败毁,但庙把台骀塑像仍在,高约三米,容貌伟岸。台骀乃张氏尊奉的台骀公,这就是张氏的“祖祠”。

  二、大槐树下的大迁徙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间,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妇孺皆知

  ●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年间移民八次

  ●您不妨脱鞋查看,是否为槐乡后裔

  ●古槐后裔姓氏达四百五十姓,大大超过了百家姓,说不定您就是槐乡的子孙

  

  槐乡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兵燹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中原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期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前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权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荟萃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初,村民景大启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20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据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苦恋,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 450姓,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 600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 600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 400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被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鸹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来源:中国 山西门户网站 www.shanxigov.cn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0351-338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