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象山西 > 三晋文明 > 长城古韵

山西长城研究——长城固关遗址

山西制造网    2016-01-25    浏览量:800

  固关(现名新关)位于山西平定县城东九十里,毗邻河北井陉县。地处太行山中坳山川丛峡,环亘千里,山势突兀险峻,是晋、陕、蒙三省区的通京天然关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故建关城一座于此。建关城年代已失记载,传说始建于西汉,复修于明朝。
  固关城,城墙坚厚、高耸万仭,周围炮台林立,东、西城门皆用铁板钉裹,晨昏启闭,均有戍卫。古有“一夫扼关,万夫莫当”之说和“神京天险门户”之称。乃取名“固关”。城墙北起娘子关,南至白灰村口,蜿蜒曲折,长达百余里,墙高九米许,宽三米余,竟用石灰粘土灌浆坚实而成,实固形危,雄奇壮美。墙顶之上,为卫戍将官巡城往来通行之道。城周的嵩山峰顶尽建有炮台。有头台、二台、三台、进楼台、鼓楼台、双台、园台、四方墩、南山墩,东山墩等九台三墩。台顶全用二十斤重的大砖券筑。台内砌有砖凳数阶,由此,人可从台底通向台顶,台顶面为方形,顶面积为二百二十五平方米。炮台高十二米。炮台顶四边均建有瞭望眼和置炮眼,置远望去,十分雄伟壮观,与秦皇之万克长城一般无异。三台和双台之位置尤高,筑在西峰山的顶巅,若站立台顶放眼远眺,在无雾遮挡之时,可望两省一市九个县(河北省、山西省、阳泉市、井陉、平山、元氏、赞皇、和顺、盂县、昔阳、寿阳、平定)。
  西城门顶额嵌镶着斗大的“固关”镌刻二字,为古代名人王士翘(字吾涯)题书。城门洞外有天然照壁,即悬崖绝壁,其上有千年悬柏,郁郁苍苍。峭壁上刻有“层峦叠嶂”、“山外青山”的题词,题词者不详。城楼是八角华楼,装饰玲珑,巍蔚壮观。楼的两旁架有铜炮、铁炮数十门,森严逼人。城门两旁的便道,均用石头铺砌,十分坚实。西城门至东城门的中间是一段百余米长的弧形瓮城圈。立其间,城墙蜿蜒起伏,横贯南北,真可谓兵临城下也望关生畏。相传,明末李闯王带领义军攻打北京,路经此关,攻城未克只好拨马回兵,取道宁武而进京。闯王临离固关时。留有“此关插翅难飞”的叹语。
  关城内建有三座衙门。大衙门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门前照壁粉刷彩画,异常华丽。石狮一对分蹲两边,精雕细刻,形象逼真。大门对面是大堂七间,堂内正面壁画为月下松虎。堂前排列数百门炮,最大的炮身长约四米,炮口内径为四百毫米,炮重六百余斤。炮身两侧有耳环,上铸有制造年号。院中砌有长圆形跪石五块,间距二米。院左旁是五眼窑洞,为官眷内室,院右旁是更楼,建造雄壮,阴森可畏。二衙门大致和大衙门相似。小衙门则是守门官兵接班换岗及办理公务的处所,建筑规模不及大、二衙门排场。三座衙门均有将官坐镇,即是:总司、参将、把总、千总、守备。把关的总将为三品帅官。现存碑记有明朝嘉靖年间的守官名叫向荣,他的下员有王嘉祥、宋祖寿、陈机、高士汇、何立朝和阿克达春等人。
  关城内辟有箭道一处,是官兵走马射箭之地。城外设有教场,每年,固关所辖八个口隘(南黑山、恶石口、黄安岭、十八盘、达滴崖、娘子关、黄沙岭和本关的守口将官都要率领士兵来固关教场受检一次。场内修有演武厅、点将台、正堂和碑楼(现仍有数块碑铭所载)。
  固关有很多庙宇。西城门下有龙王庙;大衙门旁有家老爷庙;二衙门旁有三官庙;其背后是山神庙;东城楼是文昌庙,南山腰有魁星庙;西峰山上有老母庙、关帝庙和玄武庙。这些庙宇建筑工艺精致,别具特色,有的是无梁殿;有的是向阳亭;有的是镇敌楼。其中西峰山上的老母、关帝、玄武三座庙宇建筑尤为宏伟,古色古香。
  西峰山麓耸立着巍峨的三门四柱大牌坊,中门上悬“圣母行宫”金色竖匾,这是通向三座古刹的大门,由此开始登山。山路崎岖,步步登高。每年逢春,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古槐浓冠,老干斑驳;青竹茂密,挺拔秀丽;名花异卉,拿奇斗妍;实在是赏心悦目,耐人寻味,宛若进入仙境。此间,第一座古刹即是关帝庙。
  关帝庙之建筑尤正殿为佳,外观翘角飞檐,钩心斗角,殿内画栋雕梁,壁画生动精彩,关帝塑象威然正坐,长髯垂胸,赤脸瞠目,其左是关平,其右是周仓、牵马提刀,煞是严畏。殿四壁悬挂匾颔二十余块,大都是历代驻军将领赠献。殿前檐下有最大的一块匾额,长四米,宽一米,镌有“万世人杰”四个金字,其中刻有皇家御印,此乃清朝康熙帝亲笔所题。
  老母庙居于关帝庙之上,高墙深院,古松参天。一进庙门,便觉毛骨悚然。庙内立碑石二十余块,钟楼上吊着八百多斤重的一口大钟,钟的周身铸满铭文,钟声极其洪亮,可传闻二、三十里。这钟既用于达官显贵降香时撞鸣,又为早晚城门启闭的报时信号,尤其在报警方面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因此地育一条百余里长的季节性河流,名为甘桃河。早先,车马行人皆用甘桃河床取道,夏季,凶猛的洪水沿河床会突然而至,常发生人畜伤亡事故。有了这口钟报警,路上行人闻此钟声便能及时躲避,大大减少了行人的伤亡。
  玄武庙位于关帝庙右方,庙虽不大,建造却很别致。
  西峰山上的三座庙宇上下左右布置得当,修造别出匠心,构成一个完美的古建筑群,在天然景物的映衬下,游者身临其境,殊感心旷神怡。
  城中的房屋大都建在半山腰间,伫在山脚仰视,层层叠叠,一揽无遗。建筑群中,有二十余株古槐,大者有六围粗,小的也有三围。盛夏,满城绿荫,鸟啼蝉鸣,清爽幽雅。放眼远眺,高峰入云,古庙若隐若现,有海市蜃楼之景。清代名人王士祯(号渔洋),路经固关城,留下一首赞美词:“飞栈危流万仞山,戍楼摇指暮云间,西风忽送潇潇雨,满路槐花出固关”。
  西峰山麓,有一“西峰洞”,洞深千余米,宽百余米,高三十多米,内有石龙,石虎,石人,石猪和奇形怪状的石陇。其两侧小洞有深有浅,计十有余。洞门额有“西峰洞”石刻,是明代驻守此关的钦依把总陈杋所题。
  固关城郊甘桃驿东阁阁眉刻有“雄关咫尺”四个大字。娘子关石碑上刻有“地形险要同名与固关”,“此关路程之遐尔固与固关相等……”这些都说明了固关之雄险。相传汉韩信下赵,井陉战后,到平定西郊整点兵马路经固关,留有“雄关天险”之赞语。亥革命后,张作霖、阎锡山、冯玉祥、范仲秀等军阀,接连不断在此关驻兵。“七·七”事变后,日军经常盘踞此关。
  真可谓军事重地,京都屏障。
  清朝末年,固关旧貌仍完好,古迹也未曾损坏,后来,屡遭战乱,无人监管,倒塌失修。特别是文革期间,损坏严重,城墙炮台等古建筑随意拆毁。现在。炮台仅有一个完整,三个半存,其余只有低矮的台基;城楼倾圮,衙门、庙宇全部被拆,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昔日的固关城,如今只能看到它的遗址了。
  真是:
  昔日雄伟最固关,今余残城一弹丸,
  若非斗大镌二字,谁识芳名是此关。
 
                                                                                         
本文来源:《平定文史资料》第一辑;本文作者:郭锐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0351-338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