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代长城
从战国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历代在山西共修筑了七千多里的长城。现在有遗迹可辨的还尚存三千余里。山西境内的万里长城结构分土筑和砖筑两种。有些段落的长城至今保存尚好,且有独特之处。如别的地带长城基本上是在山脊上蜿蜒,给人以绵延不绝之感,而偏关老牛湾到河曲楼子营的长城,是屹立在黄河岸边悬崖之上,其中偏关县桦林堡一带约有30余公里的长城,至今保存尚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河曲县内的长城大部分又在黄河谷地,施工条件差,还需要多种辅助工程。有些段落至今好似黄龙逶迤于黄河岸边。代县境内的长城以雁门关以西白草口附近一段保存较好,几座敌楼大体完好,形势非常壮观,内外长城衔接处偏关县红门口附近的长城也比较完整,这里城堡、烽火台、敌楼有的依然如故。
战国长城
山西境内的战国时期长城,主要是赵长城,也就是赵肃侯时修筑的“赵北城”。东起河北省涞源县,北界蔚县,南界三飞狐上以东地区,西行,入灵丘县北境,复西行,入繁峙县之北界,再西行,经应县、山阴到代县西北之雁门,即古代的勾注。又由此转向西南行,入宁武县之东南境,到阳方口附近,再西南行,经五寨、岢岚与岚县交界处到兴县,再往西北,到保德县黄河岸止,在山西省境内长七百余里。这段长城现在有遗迹的,还有一百余里。遗迹高不足一米,大都是石头筑成,少许地段黄土夯筑。遗迹明显的地方在宁武县楼子山附近的“城墙梁”。山下的大石上,至今尚有明正德年间宁武府兵备的石刻题字:“紫塞长城”。
汉代长城
汉武市元光五年(公元前 130年)在当时的平舒县(今广灵县)一带修筑过长城。至今有遗迹的还有八十余里。以广灵县直峪口附近的长城为主,蜿蜒起伏,石筑而成。残高不足一米,底宽尚存二米。东汉光武帝刘秀曾派杜茂、王霸二人于建武十二年、十三年(36——37年)在现在的阳高、大同、左云一带,筑“亭障”三百余里,这些障塞的位置与明长城的位置很近,至今烽台密布,遗迹尚存,大部分地段还为明代长城所用。
南北朝时期的长城
北魏在修筑北部长城之外,又于太子真君七年( 446年)修筑了畿上塞围,自河北省的延庆县至黄河边上的山西偏关一带。这段长城在我省东西长八百多里,南北长八百多里。当时征集民工十万人,筑了将近两年,工程规模是比较大的。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元年( 543年),丞相高欢征集民夫五万人于肆州北山(今忻州市西北)筑长城一百五十里。由于自然风化和水土流失,现存遗迹仅十余里。
北齐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天保年间完成的。此外,在河清二年( 563年)又曾诏斛律光筑河北、山西交界处长城二百里。北齐所筑的长城从黄栌岭开始,跨离石小盆地到临县乌突戍往北,又到兴县的长城坪折东北经岢岚到五寨、宁武交界处,再折而向东到居庸关、山海关,纵横三千余里,山西境内一千八百余里。
北魏和北齐所筑长城,和现在的万里长城有密切关系。现在的明代长城的走向,黄河以东,外边长城和北魏所筑长城相近,内边长城则和北齐长城相近。大部分的地段,后者用了前者的基础。
隋唐长城
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曾三次修筑长城。在山西境内的主要是石州长城和岚州长城,有一千余里。其中最完整的地段在岢岚县,最高处四米,顶宽三米,很有气势。隋长站不少地段沿用了北齐长城的基础。
唐代长城在太谷县东南八十里的马岭关(分属榆社县)上。根据《唐书·地理志》的记载,此城是唐高祖武德二年( 619年)修筑的,现在马岭关附近的山上,长城的遗迹还隐约可辨,大部分地方已风化破坏殆尽,接近和平地一样了。
明清长城
明王朝为了防止瓦刺的入侵,不得不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大体沿长城一级,逐次建立了九个边际重镇,九过中有两边是在山西,即大同边和太原边。
大同边治所在今大同市。管辖过墙(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的镇口台,西到偏关三道边,长一千零八十六里。分偏关段、平鲁段、右玉段、左云段、大同段、阳高段、天镇段七段。
太原边治所在偏关,即今偏关县东北。管辖西起保德黄河岸,经河曲、偏关、老营、宁武、雁门关、平型关、龙泉头(阜平西)、固关、黄榆关、黄泽关到壶关,总长一千五百余里。此边分偏(关)代(县)段、山阴段、应县段、浑(源)繁(峙)灵丘段、茨(沟营)黄(泽关)壶关段五段。
清代除了维修明代长城外,在个别地段又新筑了长城。如在吉县小船窝一带同治七年曾修筑长墙十余里。此墙是清政府为防西捻军东渡黄河而筑的。
来源:太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