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东进”出省通道,实现互联互通,加快融入京津冀及雄安新区等周边发达地区;完善涉外物流立体网络,开通兰花物流保税中心至天津港、郑州空港、郑州铁路口岸的保税物流直通班车……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山西“铁、公、机、岸、港、网”大通道建设还需补点儿啥?8月22日,省政协十二届九次常委会上,省政协委员们专题议政建言。
1 “铁公机”陆上空中开放通道 构建太原与相邻省会“5小时交通圈”
开工建设太原西北二环、朔州至神池、离石至隰县、黎城至古县等4个“断头路”项目;结合口岸作业区试运营,先后与太重等企业合作,我省车轮、车轴等产品出口至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区,助推“山西制造”走出国门;积极开发国际货运市场,目前太原机场的国际货运包机公司达到3家,全年共保障4架次国际进口活体动物包机运输业务……近年来,我省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拓北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加快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四通八达的公铁空网大通道建设成效显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605公里,高铁通车和在建里程达到1152公里,太原武宿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300万人次,中欧(亚)班列常态化运行,太原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正式开通,口岸、海关监管区等重点开放平台逐步完善,大通道引领大开放格局加速形成。
然而,我省的通道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尚未形成“公铁空网”立体高效、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滞后,各种方式的站点邻而不接,集疏运体系不健全,造成群众换乘难、多式联运发展难、运输结构调整难、物流成本高;各地机场缺少大型物流企业入驻。长治、晋城方向的航空件主要通过郑州新郑机场出港,临汾、运城地区的航空件主要依托西安咸阳机场出港,朔州、大同的航空件则通过北京进出港,太原机场只负责太原、晋中、吕梁、忻州、阳泉等地区的航空件的集散,且目前主要以进港件居多。出口国际货物暂时没有,现有国际货物均为进口转关货物等。
为此,省政协委员建言,提出对策建议,聚焦重要连接线建设,形成高效便捷公路通道。继续打通已规划的出省口。目前,我省“三纵十二横十二环”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建成,规划的33个出省口,已打通27个,还有6个出省口未打通。要进一步聚焦交通量较大路段,聚焦出省路、断头路和省内重要连接线,实施高速公路东融南承、西联北拓、内畅外扩工程。
着力解决对接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出省口数量不足的问题。我省高速公路规划与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山西省对外交通联系,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对外通道建设,特别是“东进”出省通道,实现互联互通,加快融入京津冀及雄安新区等周边发达地区。
加大相邻省份出省口同步建设协调力度,加快构建省城太原与相邻省会“5小时交通圈”,加强公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让每个市县都能搭上“一带一路”快车,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畅通"7+1"高铁网络,打造“东融南承西联北拓”战略枢纽。
加快机场群建设,构筑空中运输大通道。以太原机场为核心,开辟至“一带一路”沿线及中西部地区重要节点城市的国际、国内航线。依托于太原机场的快速发展,结合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以省政府为主导,将太原机场周边区域纳入综改示范区,增设太原机场临空经济产业区,引进航空关联企业,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助力我省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2 网上开放通道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5G+”
关于网上通道建设,在宽带山西、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5G网络建设中实现新突破。
我省连续六年实施“宽带山西”建设专项行动,通信基础设施支撑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我省首条通达我国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局的直连高速通道——山西省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将有力促进外向型企业集聚,推动跨境电商、服务外包、国际物流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
同时,我省超前规划5G站址,目前,省通信管理局会同省工信厅落实“一带一路”实施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在二青会上开启5G网络的标志性体验,支持在二青会场馆建设5G基站,推进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开展5G应用场景展示。推动成立5G创新联盟、打造5G创新实验室,探索适合我省实际的5G发展措施。
网上开放通道建设过程中,也面临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困难较多的问题。比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场所,未能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全部开放并提供便利条件;高铁、地铁、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与配套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完全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为此,省政协委员建言建议,加快“5G+光宽”双千兆城市建设,推进地市级城市千兆网络升级到户,充分利用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面向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以信息化为纽带联动公、铁、机、岸、港融合发展,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交通物流活动深度融合,促进物流数字化建设,加快公铁海空多式联运发展,加快建设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动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示范企业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海外仓建设。在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内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基地,培育我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和领军企业。
整合现有信息系统集成,探索“一次受理、全程跟踪、协同服务”机制,将铁路、航运、海关、边检等相关职能后台整合、流程再造,形成交互编织庞大的智慧物流“网络”。
3 对外开放通道 完善涉外物流立体网络
稳步推进开发区整合设立扩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达到64家;举办了六场区域性产业招商活动,主要针对装备制造、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501.4亿元;整合优化通关流程,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比分别达到36.03%和40.16%;清理简化监管证件,将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从86种减至46种……对外开放通道建设,我省推进改革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开放功能平台,国际合作大平台建设呈现新局面。
然而,与沿海省份和中西部河南、四川等相比,我省开放平台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短板。比如:对外开放平台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各类开放平台区域布局缺乏规划引领,在地理上设置分散,不能实现功能叠加;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发挥还不充分。由于外向型产业发展弱,我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贸总量规模不大等。
另据了解,足够的货源是支撑国际货运通道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货源的多少又离不开实体产业的支撑,产业发展不足严重制约了我省国际货运大通道的发展。多年来,除富士康项目外,我省没有引进一家大型跨国外资制造业项目,没有形成核心企业引领、周边中小专业型企业相配套的外向型产业集群。
构建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开放平台的建设是关键性节点。对此,省政协委员建言建议,加快武宿综保区汽车整车口岸申建,争取太原铁路口岸临时开放,建立保税仓。
完善涉外物流立体网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国际航空货运突破,支持山西邮政开展至美国、俄罗斯的货运包机。提升陆运运输能力,充分利用铁路路网优势,建立大同陆港、中鼎物流园与天津港的联动机制,巩固方略陆港至连云港、青岛港的“五定班列”和至二连浩特等边境口岸的货运专列,开通兰花物流保税中心至天津港、郑州空港、郑州铁路口岸的保税物流直通班车。
同时,立足大通道建设,培育产业支撑体系。围绕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培育境内外产业互动、上下游产业衔接的外向型产业链,提升贸易合作水平,支撑国际大通道建设发展。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等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与沿线国家相关企业共同实施经贸项目,带动装备、技术和服务出口;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在海外建立加工组装、境外分销、售后服务基地和全球维修体系;着力推进杂粮全产业链和功能食品开发,打造“山西小米”“山西高粱”“山西马铃薯”“山西荞麦”等区域公共品牌,拓展国内国际营销。
另外,通过高层互访、文化交流、旅游推介、产业协作等方式,加强与沿线国家文化和旅游等机构间对口合作,不断扩大山西在“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助力我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