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70年沧桑巨变,世界见证着中国前行的铿锵步伐——从食不果腹到“诗和远方”,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今天,中国人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又不断得到满足。“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景象成为这个新时代的鲜明标识。
绘出文化旅游融合创新蓝图,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如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般,在雄奇壮美、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上激起文旅产业大发展的层层涟漪。山西拿出发展旅游的决心与信心,也展示出发展旅游的能力与魄力。铿锵有力的步履,留下无数生动剪影——
高标准树标杆顶层设计
近年来,山西把文化旅游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立足世界眼光、国家名片、山西特色,密集发布了九个政策性文件,重点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从全局的高度、集全省之力,为全省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平台大项目高质发展
为推动我省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全省149家重点景区景点完成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实现市场化、公司化、专业化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和经营性资产整合后,成立了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打造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融资平台和开发运营平台。
同时,我省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华侨城、银泰集团、乐华恒业等一批大集团、大企业落户山西。策划包装了万亿元文旅项目,加强项目的融资、政策支持。并对新创建的5A级景区、4A级景区分别奖励500万、200万元,对引客入晋的旅行社实行递进奖励。
强内涵重配套强力推进
立足本地资源,完善配套产业服务是发展文旅产业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全省运行的民航机场有7个,高速公路里程突破5000公里,并布局构建总里程13060公里的“城景通、景景通”旅游路网格局,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体系,为开辟境内外旅游市场中增添了明显优势。此外,近年我省还开展“厕所革命”,累计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540座,并将全省图书馆和文化馆全部免费开放。
产业人文并重享誉全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我省推动《立秋》《一把酸枣》《走西口》《傅山进京》《解放》《于成龙》等10台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立秋》《粉墨春秋》荣获“文华大奖”,《山村母亲》等10多部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说唱剧《解放》、舞剧《一把酸枣》先后举办千场纪念演出,此外,我省还实施每年“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深受百姓好评。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我省还打造了一系列文旅产业品牌:成功举办五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首届山西艺术节和山西非遗博览会,大力宣传推介山西文化旅游,营造人说山西好环境,基本形成了扶持文化旅游业大发展的组织、政策、市场支持体系。
当前,我省文化旅游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据山西文化和旅游厅提供的数据,截止目前,全省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36万家,全省涉旅企业发展到2.4万家,旅游景区(景点)543家,星级饭店226家,旅行社879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2万人,间接从业人员260万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64.0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12%;近三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平均增幅24.97%,2018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6728.70亿元,同比增长25.53%。
豪客泼墨,贤士铺卷,放歌九州富丽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征途上,我省文化旅游产业高歌向前,全省文化旅游业以文旅融合为基本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精准发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七十年江海潮涌,九万里风鹏正举。在这片锦绣大地上,山西绘就表里新山河、书写转型新传奇,神采飞扬恭迎八方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