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28国元首、政府首脑确认出席,与会代表总人数将达1200多人。进入最后10天倒计时,中国一行三会高层在《中国金融》杂志集体发声,助力“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和经贸畅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体系
周小川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某个国家的“独角戏”,倡议之初就强调要共商、共建、共享。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愿望强烈,但其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面临着建设能力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融资需求较大,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
周小川说,鉴于“一带一路”项目的特点,有市场化运作、财务可持续和注重长期投资等优势的开发性金融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应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
他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投融资合作,还涉及大量配套金融服务,包括代理行关系、银团贷款、资金结算和清算、项目贷款、账户管理、风险管理等。在尚未实现互设机构的情况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银行之间建立和扩大代理行关系是帮助所在国获取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
此外,应积极发挥本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对于使用本币开展投融资的优势,周小川说,一是有利于动员当地储蓄和全球资金,二是有利于降低换汇成本,三是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外汇管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潘功胜表示,“打开的窗户”不会再关上。继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拓展贸易投资领域,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效率和质量。深化投融资联动体系,进一步研究实施互利互惠政策。
外汇管理部门将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者、服务者和护航者,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让“一带一路”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加强“一带一路”银行服务规划
王兆星表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做好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业务资源,加强业务和产品创新,注重相关风险防范,与“走出去”企业一同稳健有序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另一方面,监管机构也应进一步扩大跨境监管合作,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推动银行之间以及银企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关设想。
将引导中资银行做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统筹规划,促进中资银行开展分工协作。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避免盲目布局,实现错位竞争,形成各方合力,共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引导、支持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机构布局。
推动中资银行提升“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水平,探索专业化经营模式,加大对“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融资支持力度。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支持等战略性优先项目,中资银行可考虑给予重点支持。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用资本市场支持“一带一路”
方星海表示,“一带一路”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提出了全新要求。应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积极参与沿线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证券服务机构国际竞争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建设大宗商品区域定价中心,提高企业管理风险能力;加强“一带一路”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方星海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市场普遍薄弱,特别是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我国可积极参与沿线国家资本市场的框架设计、制度安排、交易系统和法律法规建设,开展人才培训教育等形式的援助,加强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间的双边业务和股权合作,探索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性交易市场,盘活区域内资金和项目资源。
引导国内优秀券商“走出去”,不仅走向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也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特别是重要节点国家和城市,完善全方位国际化布局,打造“投行国家队”。鼓励具备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级机构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
鼓励优秀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和再融资,保障“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支持境内企业在境外市场筹集资金投资“一带一路”建设(包括发行H股、D股等)。
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制度,积极推进原油期货上市,逐步扩大商品期货期权品种,持续开展天然气、商品指数等期货品种研究,探索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上市,帮助“一带一路”企业管理风险。吸引“一带一路”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利用期货市场,继续推动取消有关政策限制,鼓励和支持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进商业银行和其他有关金融机构有序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支持期货公司为“一带一路”相关客户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服务。加快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提高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定价影响力,建设大宗商品的区域定价中心。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保险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陈文辉表示,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优势,积极参与长周期、大规模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保险资金服务“一带一路”,可以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和私募基金等方式,以及通过投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产品等途径,直接或间接投资“一带一路”重大投资项目,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发挥全面风险管理优势,为不断增长的海外权益和人员安全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发挥信用和海上风险管理优势,支持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运输、能源进口等经贸往来。大力发展信用保险和海上保险,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为我国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建设贸易强国、整合区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险保障。一方面,针对出口企业的风险特点,丰富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体系。另一方面,针对进口企业的保障需求,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发挥监管制度优势,降低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制度成本。监管规则的完善、统一和输出,有利于保险要素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更好地流动,方便保险企业“走出去”,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