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 “长和”)转让全球数十个港口的举动,引发了香港社会的高度关注。对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与前特首梁振英先后发表看法,让这一商业交易备受瞩目。
3 月 18 日,李家超在行政会议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李嘉诚旗下长和将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一事作出回应。他提出三点关键看法:其一,社会对该事件的关切值得重视;其二,特区政府坚决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营造公平的经营环境,反对任何形式的胁迫施压手段;其三,强调任何交易都必须严格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香港特区政府也会依法依规处理此事。当被问到特区是否会动用香港国安法阻止这笔交易时,李家超再次强调依法依规处理的原则。
本月早些时候,长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已与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的核心资产。此次交易涉及的标的资产广泛,覆盖亚欧美洲 23 个国家的 43 个港口,包含 199 个泊位及配套核心资源,不过长和将保留在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港口业务。其中,出售的港口还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美媒数据显示,去年这两个港口为巴拿马运河中 39% 的集装箱货船提供了服务 。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长和与贝莱德已就原则性条款达成一致,但最终文件预计要到 4 月 2 日才会签署。之后,这宗价值 228 亿美元的交易还需获得多个监管机构的批准。贝莱德首席执行官芬克上周在会议上试图淡化该交易的政治色彩,强调巴拿马港口在整个交易中占比很小。
然而,这一交易却引发了美国内部不同的声音。特朗普对该交易 “大加赞赏”,还声称长江和记对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所有权涉及 “国家安全” 问题,甚至高调宣称美国必要时会动用军队重新掌控巴拿马运河。
与此同时,香港各界也对此事表达了不同观点。13 日和 15 日,香港《大公报》刊登了 “莫天真 勿糊涂”“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 等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先后被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与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网站转载。
17 日,香港特区前特首、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题为 “商人有没有祖国?” 的文章。他指出,部分香港商人错误地认为 “商人无祖国”,一切只谈 “在商言商”。但回顾历史,香港在英国管治期间被要求对英国经济服从和贡献;再看当下,美国政府扶持本国企业,却针对 TikTok、打压中国船只。梁振英强调,美国商人的行为都以符合美国利益为前提,其他国家也类似,中国同样如此。
香港《大公报》18 日报道称,此前发表的两篇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香港立法会议员严刚表示,长和出售全球 43 个港口看似是单纯的商业行为,但在美国持续打压中国发展的当下,这一行为明显涉及国家发展利益,毕竟这些海外港口大多分布在参与共建 “一带一路” 的国家和地区。他还提到,港资企业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国家稳定发展的受益者,国家才是港资企业的坚实后盾,无视甚至牺牲国家利益,对企业长远发展而言是短视且自毁根基的行为。
香港专栏作家周显也指出,特朗普已签署行政命令草案,计划对中国船只收取特别停靠费用,并敦促盟友效仿,否则将实施报复。如今若美国得到这批港口,不用政治施压,仅靠商业加价手段就能打击中国贸易竞争力,甚至可能以此为范例,通过政治施压在全球获取更多关键港口。
美国《纽约时报》18 日援引香港浸会大学新闻学副教授王向伟的分析称,长和与贝莱德之间的交易 “不再被视为纯粹的商业性质”。他还举例说,如果角色互换,贝莱德将港口出售给长和,特朗普极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愤怒谴责,美国国会也会展开调查。
在 18 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国政府是否正在对长和出售海外港口一事展开调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有关具体情况应向主管部门询问,并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