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没回家,差点没认出这就是我们村,变化太大了!村中的5道沟4道梁不见了,街道平整了不说还铺了柏油,两边安装了好看的太阳能路灯,村民们的房子粉刷一新,街巷干净得连个羊粪蛋也看不见。更令人惊喜的是村子里还建起了文化广场!”外出打工的青年曹利回到生他养他的灵丘县西驼水村感慨万千。昔日的乡村,换了新颜,焕发了魅力。灵丘12个村入选全国绿色村庄名单,13个村被评为了美丽宜居示范村,48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作为“三农”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深入开展2020年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我省太原市晋源区、临汾市洪洞县、长治市屯留区、大同市灵丘县榜上有名。
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给乡村注入活力
利用一方水土,形成一方特色,把寂静村庄变成旅游胜地,少不了生态定力。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新理念,正在给乡村注入活力和生机。
每天清晨,家住太原市晋祠镇晋祠社区的马前进都会出门遛弯,看着粉刷一新的楼道、整齐停放的车辆、平整黝黑的路面,年过七旬的老人十分开心:“这儿山好、水好、空气好,现在创城又将小区整得这么漂亮,真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从高空俯瞰,晋阳大道犹如一条大动脉沿着西山蜿蜒前行。全长约17.8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的快速路上,串联起晋阳湖公园、奥申足球小镇、明太原县城、蒙山、太山、龙山、晋祠、天龙山等晋源区众多旅游资源。
晋源,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水秀美、宜居宜业,“山山有寺,村村有庙”共同构成其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品格。2018年,该区全面启动“百村景区化”工程建设,将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连成线、集成片,构建乡村振兴“晋源版”农旅融合新格局,聚力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赵家山是晋源区首批打造的“百村景区化”工程之一。走进赵家山村时,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房屋、干净的街道、丰茂的花草……处处散发着美丽乡村的浓郁气息。
“以农带旅、以旅兴农,既激活了沉睡资源,又拓展了农业空间。”晋源街道办主任高翔说。受益于“百村景区化”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户放下锄头当上老板,开农家乐、卖农产品,走上了致富路。
将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
从蓝天白云飘、青山绿水流,到文化魅力彰显、百姓收入增加,美丽乡村不仅要看着漂亮,还要发展得漂亮。
茶余饭后,洪洞县辛村乡南段村村民王金凤喜欢带着小孙子在村子里走走。“以前村子里可没逛头,现在路干净了,墙上面有字有画很好看,我家小孙子都感兴趣。”王金凤会把墙上朗朗上口的宣传语读给孙子听,既可以打发带娃的时间,还能教孙子识字。
让王金凤赞不绝口的还有村子里新建的10个垃圾池,提起之前倒垃圾的情形,王金凤苦不堪言,“可别说了,过去真是脏、乱、臭。”的确,大家把垃圾集中扔到村子里的几处空地上,一到夏天,蚊虫乱飞、臭味四散,谁都不愿意往跟前走。现在,原先的垃圾堆早已被放置在地面以下的垃圾池代替,留一个四方的小口,大家把垃圾扔进去,既不影响美观也不会占路面,还有固定的清洁人员每天巡查,确保能够及时把垃圾清理完。
“这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南段村村委会主任王兴民说,自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以来,南段村以绿化、亮化、净化、硬化、气化、墙体文化为基础实现“六化”,助力乡村面貌大提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从乏善可陈的居住环境到用诗意景致扮靓乡村容颜,近年来,洪洞县辛村乡通过开展环境整治清洁行动,使村子旧貌换新颜,“美丽乡村”成为村庄的一张靓丽名片。
美丽乡村蝶变下的幸福生活
树立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乡村样本,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离不开创新思路。
每到单号日子,屯留县李高乡北宋村村民王春花便会将自家的两桶垃圾放在大门口,等待村上的保洁员上门收集。写着“可腐烂垃圾”的桶内装满了烂菜叶,写着“不可腐烂垃圾”的桶内则塞满了塑料袋和废纸。保洁员在收集垃圾的时候,对桶内进行了检查,随后便在一个登记本上给王春花记上“2分”。
这个登记本便是村民们的“福利存折”,每月一页,单日一格,腐烂桶内是腐烂物的记2分,腐烂桶是空桶的记1分,腐烂桶内是混杂物的记0分。“每月统计分数,得分高的农户每月奖励食盐、醋或洗浴票。”王春花说,这种方式激励着村民们自觉将垃圾分类,慢慢形成生活习惯。
回收的垃圾怎么办?北宋村先行探索,在全县首先试验性地建设了一座20立方米的土沼气,把收集到的可腐烂垃圾粉碎后,密闭在沼气池里,经过厌氧发酵,将又脏又臭的可腐烂垃圾变成了清洁能源。
每天在家门口附近供水站打开水的王春花说,她已尝到“福利存折”的甜头,北宋村利用生产出的沼气,“烧”起一座茶炉房,为群众免费供应开水,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一壶开水”的福利。“咱村还建了公共浴室呢,里面宽敞干净,用沼气烧的水洗得也挺舒服,咱也能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啦。”
这场“蝶变”,源于可腐烂垃圾沼气化处理模式的铺开。
据悉,北宋村这一做法已在全县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