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三线城市要建地铁!有你的家乡吗?

山西制造网    2016-09-13    浏览量:803

  9月8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创新研讨会。会上透露消息称,截至目前,全国有43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获得批复,规划总里程约8600公里。

  地铁逐渐向三线城市扩散

  这43座城市包括: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

  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5个计划单列市;

  大部分的省会城市(部分经济和人口规模较小的省会城市除外);

  苏州、东莞、佛山、无锡、常州、徐州、南通、芜湖、洛阳、包头等经济人口规模较大的地级市。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的一二线城市均已囊括其中,徐州、南通、芜湖、绍兴、洛阳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三线城市也已经入列。

  以省份计算,目前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结缘地铁的城市最多,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和南通共6个;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紧随其后,共有广州、 深圳、佛山和东莞共4个;浙江排在第三,共有杭州、宁波和绍兴3个;福建、山东、辽宁、安徽、河南、内蒙古各有2个,其中福建、山东和辽宁都是“省会城 市+计划单列市”的组合,安徽、河南和内蒙古则分别是“省会+第二大城市”的组合。

  △合肥市民体验地铁1号线首次全线“带电”试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原先只有一二线城市才拥有的地铁正逐渐向三线城市扩散。尤其是,今年以来新加入地铁建设大军的4座城市:芜湖、绍兴、洛阳和包头,均是三线城市。

  未来修造地铁的城市还将增加,越来越多的三线城市将加入到轨交的大军中。去年4月,新华社的一篇报道称,预计到2020年,符合国家建设地铁标 准的城市将增加到50个左右。这其中,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入较多的沿海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不少原来主城区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获准修造地铁的可能性不小, 如泉州、烟台、淄博、柳州、宜昌等。

  城市轨道交通——稳增长最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

  在经济下行压力仍比较大的情况下,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砝码再次凸显。其中,仅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7月以来,就先后有成都轨交三期规划 (2016-2020)、贵阳轨交二期规划(2016-2022)、洛阳轨交一期规划(2016-2020)、包头轨交一期规划(2016-2022)四 大项目获批,总投资额达2176亿元,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稳增长最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

  △资料图

  贵州省政府参事胡晓登教授分析,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确存在很大的刚性需求。在城镇化速度加快的情况下,数亿农民进城,中心城市传统的地面交通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供应的需求。“很多老城区根本没法进行道路的拓宽和改造,从技术上考虑,只能往地下和空中拓展。”

  尤其是,几年前的“4万亿”投资主要集中于城市之间及城市外部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高铁等。但在城际之间的交通日趋完善的同时,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仍明显滞后,阻碍了城市发展。因此未来基建投资的重点将是城市内部的公共建设,而轨道交通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方向。

  在稳增长仍需要投资主打的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是与供给需求契合度最高的领域。胡晓登说,在工业产能目前已经明显过剩的情况下,只有交通基础设 施的投资仍有较大的投资空间。也就是说,把钱投资到城市轨道交通中,不仅能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能满足老百姓的实际出行需求,同时还能部分消化目前 钢铁、水泥等行业存在的过剩产能,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城市对轨道交通的需求也不太相同。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在一二线大城市之后,未来普通的三线城市要造地铁还 是应该更谨慎一些。因为现在很多三四线城市,由于其对周围的辐射吸引力有限,人口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向一二线城市移动,因此不可对未来的城市人口增长过 于乐观。

  三线城市有修建地铁的必要性吗?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中规定,申报修建地铁的城市,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

  2、市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100亿以上

  3、市区GDP1000亿以上

  表面上看,修建地铁的基准门槛并不高,基本上我国大部分的二线城市和少数三线城市都能满足那三个“必备条件”,所以近几年有太多的城市加入到轨 道交通规划、建设中,比如仅河北省就有石家庄市(建设施工中)、唐山市(规划阶段)、邯郸市(规划阶段)三个城市率先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河北省其 他兄弟城市也不甘落后努力做功夫、做准备,甚至个别城市为凑足主城区“300万”人口基量而通过调整规划这快捷手段,利用“合区并县”把主城区范围扩展至 郊区。

  疑虑和问题

  1、地铁后期运营合适能实现自负盈亏?通过简单测算,一般三线城市地铁后期运营很难实现盈利的,多数需要政府进行财政补贴,包括我们常见的公交系统。那问题是,政府主导的地铁项目,会不会出现极端情况、像个吸血鬼般无尽止吸嗜纳锐人的钱?

  2、如何定价?地铁的运营成本不低,单靠政府补助,不能摊薄票价。该如何定价一直是个尴尬的问题。比如北京,前几年靠着强大的政府财政补贴,实 现了北京地铁全程2元的独一景象,使北京地铁真正了惠民利国的项目。如今通过票价改革,北京的地铁也学习南方城市、实施分程计价措施,据说是北京面对巨大 公交系统财政补助真有点搂不住了。那,邯郸该如何定价?又该如何补贴?千万别让“有钱人不坐、穷人坐不起”的极端情况发生。

  网友吐槽

  观点一、政府驱动行为不一定是坏事,但不一定是好事,规划有利于长期发展,但是否符合城市发展需求还待实践验证;拿财政、税收长期补助“亏损”,就是不利于人民的事情

  观点二、试试看,毕竟邯郸地铁方案中体现了中长期规划,近期仅计划修建2条线路,若运营有问题,可以延迟或暂时中断中长期计划;同时观察下隔壁的石家庄怎么规划、修建、运营地铁项目的

  观点三、避免富人不坐、穷人坐不起的弊端,而且此现象运营前期内极有可能发生

  观点四、民意的参与程度太低

  观点五、总体来讲,修建地铁利大于弊

来源:金属加工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0351-338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