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商务系统统筹疫情防控与商务改革发展,大力推进开发区转型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推动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促进消费稳步回升,商务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为全省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全省商务工作上半年有哪些亮点?下半年将如何做?近日,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宏晋接受了记者采访。
开发区“三化”改革加快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省
开发区改革创新,我省上半年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开发区主要指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王宏晋表示,全省66家工业类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690.6亿元,同比增长20.1%;工业投资428亿元,同比增长3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5.6亿元,同比下降0.7%。
“三化”改革步伐加快。王宏晋列举数据分析,实行管运分离或市场化运营的开发区占74.7%,9家开发区与美、日、德等国在信息技术、通用航空产业开展国际合作,15家开发区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或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园。开发区创新驱动力不断提升,新增创新孵化载体32个,累计孵化企业8824家;新增公共技术平台12个,新增省级以上双创示范基地8个,20个开发区与C9高校、中科院、国家级实验室开展合作。
全省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679个,总投资11364.6亿元;开工项目795个,开工率47.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到位资金412.6亿元。绿色能源、先进制造、数字产业三大集群在47个开发区布局。
外贸外资工作稳中有进 消费市场持续稳步回升
按照中央和我省“两稳一促”要求,全省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王宏晋总结道,我省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认真落实稳外贸政策,帮助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保履约。上半年货物进出口552.8亿元,稳住了外贸基本盘。大力培育开放主体,认定省级外贸企业孵化中心12家,新增外贸主体323家。推进外贸新业态发展,太原、大同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顺利推进。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建成太原铁路口岸作业区保税仓,中欧(中亚)班列累计开行达到217列,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上半年同比增长1.84倍。促进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全面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审批备案等事项,举办两次外商投资政企交流圆桌对话会,拜访国外在华机构和在晋外商企业,狠抓外资大项目跟踪服务,上半年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30家,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10.28亿美元,同比增长28.65%。
谈到面对疫情对商贸服务业的冲击,我省在内贸流通和消费市场有哪些亮点时,王宏晋表示,我省积极推动内贸企业复商复市,促进消费逐步回暖,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月回升,上半年比一季度降幅收窄9.4个百分点。培育网络零售、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全省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07.7亿元,同比增长23.7%,高于全国9.4个百分点;推进“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扶持计划”,1400余家商户首次实现线上经营,销售额平均增长15%;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新增9个电商进农村示范县,总数达52个,上半年网络零售10.8亿元,网购40亿元;通过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我省9个市发放2.01亿元政府电子消费券,实现拉动消费10.4亿元。
围绕“六新”谋转型抓项目 确保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下半年,我省如何进一步做好商务工作?如何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王宏晋表示,下半年,全省商务系统将进一步突出重点,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紧紧围绕“六新”抓项目,确保省委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一是全力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加快“四至”范围划定、起步区建设。坚持转型发展定位,聚焦“六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举办好“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等重点招商活动。出台《关于推进开发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以商招商、以企招企,使开发区真正成为转型发展主战场。
二是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山西省“十四五”“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及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培育外贸骨干企业,加快推进太原、大同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加大线上开拓国际市场力度,积极扩大进口,提升经济外向度。抓住国家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扩大产业开放的有利机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引进一批外资企业或研发机构。进一步推动产业开放,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领域利用外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制度开放,加快自贸区申建,复制推广全国自贸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发挥自贸区与综改区政策叠加效应,推动资源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
三是全力提升消费基础作用。加大消费促进力度,组织开展以“晋情来消费”为主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做好政府电子消费券发放工作。加快培育内贸流通新业态,培育电子商务重点企业,指导传统零售企业、生活服务企业提升线上营销水平。促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推进特色商业街、步行街区建设。推进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促进餐饮、家政等生活服务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