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一政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是为了延缓就业”的说法流传甚广,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据相关解释,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核心目的是加强和提高我国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规模与质量,以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当前国际竞争背景下,尤其是中美大国博弈中,高层次拔尖人才已成为竞争的胜负手。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限制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理工科,还在全面切断中国的科技进步。因此,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此次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布局中,除了扩大规模外,还强调了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和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是针对西方国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的围堵而采取的措施,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是为了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人才,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此外,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也并非是为了延缓就业。虽然硕士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就业压力有积极作用,但其核心目的并非在于此。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222万人,而研究生招生量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与延缓就业划等号。
综上所述,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是加强和提高我国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旨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解读这一政策,为其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