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行业企业更迭十分迅速,按照第一种逻辑,70后,包括我们大部分80后,以及一部分90后职场最佳奋斗路径是在热门行业的知名大企业从基层做起,做个10年爬到中高层。可回头一看,咦,这行业早已并入其他行业的分支,甚至有些已经消失了。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7年,中关村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1个月。御姐毕业那会儿,行业的划分还是很清楚的。而近几年新技术新行业的兴起,跨行业跨领域的经营,纵横交错。有时我们已无法准确定义某家公司所属的行业,也无法准确定义某职位的名称,尤其在招聘时,有些职位对人的要求使得我们很难招人。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了。而对于职位来说更是不靠谱,哪儿哪儿都是经理,卖健身卡的都是顾问,产品经理们个个叫产品专家,每个企业里面最不缺的就是CXO。
那么如何解读圈子??能力??特色这个新的职场坐标?
圈子:圈子文化或者说部落文化是当今的主流,以前一些大企业在央视砸几个亿的广告费,产品销量蹭蹭的就上去了,广告费很快就回来了。可现在这种地毯式营销的效果已经微乎其微。圈子内的共同价值观会转化形成共同消费观念,拿旅行这件事来说,近两年带着家人参加日韩豪华游轮游的比较普遍。你是看到商家精致的宣传广告决定去的吗?大部分不是,你肯定是通过哪个圈子里得知有朋友去过评价不错,所以也动心想去。甚至是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圈子获得的信息,比如习惯用大众点评网的朋友,你在去一家新餐厅前,你会搜索一下整体评价怎么样,口味怎么样,有没有停车位,有没有wifi。如果各方面评价都很差,你可能很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往这家新餐厅。我信任我信任的人,这就是圈子文化。如果对不上情感暗号,可以说圈子内是固若金汤,圈子外门可罗雀。那么对于职位来说“在中高端招聘市场,近40%是通过熟人介绍,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今天的职场越往上越江湖”“朋友-圈子意见领袖-朋友”这就是圈子的链接方式。同行、同业、同趣、同事、同学、同居……这都是圈子。
能力:在同一个圈子中你要持续展现自己的能力,好的机会才会降临在你的头上。说到能力,不得不说到关于学习这件事,有人会说御姐你扯的太远了,学习这事还用你说,学海无涯苦作舟谁不知道啊。但其实大部分人,包括职场人很多不会学习,说的难听点活该你没升值。如果你想做精英,务必让自己保持在学习区(非舒适区)
要学习一定要清楚三个关键点:
1、套路,这个词在今天被用烂了,其实套路是个让你迅速成才的好东西,它是该行业前辈总结下来的最重要的经验。相当于浓缩的知识罐头,吃一顶百。
2、概念,我们上学时其实一个学期就是在学几个概念,学习先学概念,不要管细节,通过概念搭建成知识线进而形成知识体系。
3、练习:持续反复的练习并应用才能把知识提升为能力。
特色:所谓特色就是将你的过人之处,不断打磨做到极致。如果你能张罗,那就多当几个群主;如果你知心大姐,那就再鸡汤点;如果你林黛玉,那就再诗情画意点;如果你王熙凤,那就再犀利点;如果你自觉幽默,那就再逗比点“在这个情感消费升级的年代,最大的风险,是大家把你当个毫无特色的好工具。当面目模糊的专业人士太多,人们就只能记住有特色的人”
你要明白,行业+企业+职位是大家都看得到显性坐标,而圈子??能力??特色是隐性坐标,是背后的逻辑。当你失去一份工作时,你不是捉襟见肘的一条路跑到黑,你可以从容的华丽转身,摇身一变另一个相关行业的CXO。你对自己投资组合,风险被分摊了,那么你手里的这副牌,怎么打都是赢!
来源:化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