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会忘了《未来简史》里的预测,并为那个因AI加速进化,“99%的人类都将变成无用之人”的未来世界深深担忧。具体到职场,《未来的工作》一书又告诉大家,变革的浪潮已来到了我们的头顶。我们以为的“未来”,实际就是现在。
传统雇员时代终结,大部分全职工作岗位会消失,人将与AI联手,终身学习成为了必需。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到底是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界面新闻与《未来的工作》作者之一,韦莱韬悦人才与奖酬业务研发委员会董事总经理瑞文·杰苏萨森 (Ravin Jesuthasan)聊了很多。
比起尤瓦尔·赫拉利,瑞文明显更加乐观。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未来简史》里描绘的世界时,他表示,世界会改变,会不断进步,尽管有大风险,但不至于那么糟糕——"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回应变化,理解和适应它并不错失机会的话。"
AI取代的不是工作而是任务
“现在太多的讨论是错误的,因为都讨论的是工作,但工作不会存在了。”瑞文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拆解和重构工作才是关键。人们要考虑的并不是80%的工作会消失,因为事实可能是30%任务会被替换,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增加多于30%的人力任务。“如果我是一个销售员,我会选择花更多时间来陪我的顾客,更好地理解他们,从而让关系更密切,让有成效的工作价值变高,因为低价值的事情已被AI取代了。”
个人、企业、行业、教育都将面临重大变革
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会发生巨大变化。50年前,你可能会在某份工作一直干到退休,享受公司提供的退休金等各种补贴。但随着工作的本质变化,个人和组织就不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人可以在多家公司同时工作。而这对个人、企业、行业、政府、教育等各方面来说,都带来了不少挑战。
“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我们从只有一个选择,到现在有很多不同选择。”瑞文表示,HR通常的工作方法是招聘员工为自己公司服务,也可能是工作外包。而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工作被分割,不同的活动可以交给不同类型的工作者完成,例如AI负责常规任务,其它你可以在人力资源平台上(如EJ.com)发布各种项目和任务,不同人选择后,由发布者决定最合适的人来完成。
选择多了,该走哪条路最好就成了问题。瑞文在书中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周期和引领工作框架”,这个决策规则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具体选择是什么,分析在具体某个情境中哪个选择更合理,什么时候改变才明智。“如今大量公司正争夺市场上的数字化人才就是最佳例子,没有足够多的人才为所有公司服务,更好的方法就是让人才在市场上流动。一个人为滴滴或阿里巴巴工作时,也能同时在其他六七家公司里工作。”
这意味着无论做招聘、薪酬还是业务伙伴,都将面临国际化、数字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挑战。对于管理者来讲,未来面临的工作生态与企业本身一个简单组织相比只能更复杂。
未来会变得更加不稳定。公司更愿意把工作给擅长的人来做,AI也在持续进步并替代你曾花很多时间学习的专业技能。不断更新技能和找工作将成为职场人的生活常态,收入也难保证稳定。这对个人和教育都是大问题,也会带来不少焦虑和不安。
“几十年来我们都在教孩子学习算数,但我们还更应该知道怎么教他们把数学应用到真实情景中。”瑞文表示,未来几乎每个职业领域都会有AI的渗入,例如越来越多新药测试会利用AI和数据来模拟对人体的效果。“这意味着你除了要学习基础知识,还得同时理解这些内容和AI的关系。当下教育最大的挑战,是搞清楚知道多少基础技能,就足够将重心转移到知识的应用层面了。”
企业不再会大量投入到内部培训,学校教育也难以跟上变化的速度。个人要想在快速变换的时代生存,就要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专业技能。例如作为一名java程序员,发现需求正减少后,要能做到短时间里转为一名安卓程序员、Python程序员。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像LynDa这样的在线免费技术视频平台。“过去我们是学习到完然后做到退休,而接下来会是‘学-做-学-做……’直至退休。”
风险难以避免
当任何时刻都可以工作学习,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也会极具挑战性。“人们的时间会更加有弹性,但我无法确定,接下来这几年这种弹性是否会造成人们需要做更多来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瑞文将人才分为两种类型予以解释,对于那些非常有智慧的人来说,平台会提供他们从来没有的丰富机会。他们可以在谷歌、滴滴、微软等公司,享受弹性的时间和金钱,和周围人学习,并且拥有和其它大公司合作项目的脑力锻炼机会,最终达到双赢;而另一种情况是,那些工作里含有许多自动操作的人会受到极大的挑战,他们的工资将很快下降。“如果我是一名律师,工资下降就必须自我拯救。未来我们将会看到很多人持续地被拯救。”
活到老,还要一直保持高效地学到老。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其实有点儿反本能。毕竟比起进取的自律者,这个时代似乎更流行“拖延”和“懒癌”。即使是网络在线课程,数据也显示辍学率相当高。
另一方面,工作和传统雇佣关系的变化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很多。整个社会将在短时间内发生颠覆性的变革,而在无前例可循的情况下,人们总是趋向于保守地退缩和逃避。
然而现实的残酷是,无论是个人、企业、学校还是政府,形势都将逼迫你接纳新规则。“以前人们只活到大约六七十岁,现在寿命可以达到90甚至100岁。哪怕55岁退休,你也不会愿意就拿点养老金而没有任何产出的过完后面45年。”瑞文承认,在面对新挑战时,不改变就会被淘汰。“任何保守、恐惧和后退的人,总会被有其他愿意冒险的取代,而后者才是赢家。后者可能不会一直成功,但是他们会不断前进,做得比我们以前做得好。”
糟糕的是,到底由政府、公司还是教育来帮助大家适应变化,现在仍不明晰。“有政府现在后退回到上世纪40、50年代,采用贸易壁垒的做法应对,但现在的工作早已不是体力活而是脑力活了。”瑞文认为,在思维模式、工具、纪律方面都需要有新的规范。
并非毫无应对之法
被动改变带来的动荡和阵痛或许将成为现实,但也没必要太紧张。首先,超职场时代的好处也很明显。因为人不再依附于公司,就没有了工资限制,当你获得的技能和经验越多,工资也会随之增加。当目标和结果一目了然,迷茫和焦虑就少了,人也会更有动力应对挑战。
“假如你是一名java程序员,每小时市场工资是25美元,但在平台里你会发现,如果上了三门课可成为一名安卓程序员,一小时就赚75美元。你就可能选择在工作中一边学习。”瑞文介绍,在人才平台里也有社区,人们互相学习,甚至有人通过教其他人来赚钱。而诸如辩证思考、迁移应用、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并不是AI所能替代人类的,这些都是你未来的保障。“我觉得新加坡政府有示范作用。新加坡给出了11条个人要掌握的技能,并且提供了一套测试和法律保障系统。人们可以有休假的时间来学习这些技能。”
至于人们顾虑的津贴、医疗保障等问题,也并非没有有效解决方法。瑞文介绍,美国会给失业者提供社会保险金,尽管现在还限于全职雇员,但未来或许不是以全职或兼职来区分,而是以项目来区别。“未来公司不仅会在失业时提供津贴,还会在每个项目间的空闲期提供金钱。比如往常可以接到一个1万美元的项目,没项目时得到100美元保险金来保证日常饮食和孩子的养育。”
来源:界面新闻